西安高壓管業面臨多重利空 資金大鱷一手托兩市 證券日報報道 正當國內西安高壓管業被產能過剩、西安高壓管價格下調、國外礦商大喊要漲價、美國商務部對部分中國西安高壓管產品啟動“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之際,國內西安高壓管股卻無視多重利空的襲擊,仍然大幅上揚。 10月12日-10月15日,西安高壓管板塊連續上漲,累計漲幅高達9.34%。業內人士更是對此大惑不解,因為中國的西安高壓管業無論是當前還是可預見的數年內都近面臨著數重重大利空因素。
然而,就在此時,國內西安高壓管期貨市場卻一反常態,鼓噪著說變盤了要做多。有西安高壓管業資深分析師指出,現在的大量買入可能是挖坑,誘騙散戶。因而,更有市場人士懷疑,在西安高壓管行業前景并非一片大好的形勢下,在股市和期市有資金大鱷“一手托兩市”,給眾多投資者“挖坑”?
西安高壓管業面臨多重利空
進入10月,中國北方天氣漸冷,西安高壓管需求量必然下降,眾多施工工地也勢必要漸入停工期。這是國內西安高壓管業的短期利空,也可以部分解釋寶鋼新出臺的11月碳鋼產品出廠價格有更大幅度下調,而此前寶鋼10月就已經下調過出廠價了。在調價中,普碳鋼和酸洗的價格是繼10月下調之后繼續深調。
事實上,中國西安高壓管業面臨大的問題是產能過剩。15日,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更是指出,目前,中國粗鋼產能接近全球的50%,西安高壓管產能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此外,陳斌還表示,金融危機過后,粗鋼產能過剩將更加嚴重。
解決國內西安高壓管業產能過剩必然得數年之功,其難度和持續時間之長可想而知。
當然,如果西安高壓管能大量出口也是一種平衡國內西安高壓管供需的重要一環。據中國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副處長張炳政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8月西安高壓管出口達到峰值,當月出口768萬噸。而今年從1月開始,西安高壓管報價即高出國際市場一大截。因此今年1月-8月西安高壓管出口嚴重下滑,今年8月方才突破200萬噸。
即使如此,近日歐盟宣布對華西安高壓管征收終反傾銷稅,以及美國再決定對中國西安高壓管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
且不論對方有理否,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后期,加之鐵礦石價格遲遲未能談妥,中國的西安高壓管業的確是利空重重,利多屈指可數。
資金大鱷“一手托兩市”?
|